【本科教学工作会】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大思政课”视域下思政课改革创新研讨会
发布人:霍艳云 曾祥富 发布时间:2022-10-13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讲话与文件精神,推进思政课程改革创新,有效发挥以铸魂育人为目标的基层教学组织作用,10月12日,学校2022年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第四场分论坛“‘大思政课’视域下思政课程改革创新研讨会”召开。本次研讨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王炳林教授,学校党委副书记彭红,学校教务处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以及京南大学联盟马院教师参加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高杨文主持会议。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大思政课”视域下思政课改革创新研讨会

彭红在致辞中站在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建设、培养新时代高素质的出版传媒人才的高度,强调了思政课建设的地位与作用,回顾了学校思政课和课程思政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总结了学校在上好思政课、发挥思政课教师队伍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中的作用、提升综合育人水平上新台阶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包括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落实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培根铸魂成效明显,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发挥各门课程思政作用,形成红色文化育人同向同行生动局面。彭红传达了学校党委对继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三点希望:一是围绕针对性,突出实践性,持续建设思政金课,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铸魂育人;二是聚焦理论性、增强思想性,不断提升马院教师科研素质和能力;三是探索适合学校学科特色的实践育人体系,协同出版与传播、印刷与包装、设计与艺术三个领域各门课程,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彭红致辞

王炳林教授在“如何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报告中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其中,做研究是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的基础,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问题、研究思政课教学内容;抓重点是把思政课讲深、讲透的重要环节,要抓住学生关注的疑难问题、抓住学生思想信念培养的问题、抓住教材体系中的关键问题;讲故事是把思政课讲活的有效途径,要讲好思想理论形成的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中国的故事。

王炳林作报告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房宏婷围绕“大思政课”视域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探索作主旨发言,从理念更新、事业开拓、格局重塑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改革思路。她认为,大思政课是思政课的新形态,全体思政课教师要正确认识思政课“主渠道”与社会“大课堂”的辩证关系,在持续做好实践教学的基础上与兄弟院系通力合作,进一步整合大资源、形成大合力,共同推进学校“大思政课”建设。

房宏婷发言、高杨文总结发言

随后的交流环节中,周艳敏教授在“善用‘大思政课’开展多样化实践教学——以《思想道德与法治》为例”发言中,阐述了《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围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探索历程、实践模式、面临困境、努力方向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与思考。常红利副教授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发言中指出,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构建一体两翼的大思政课教育教学新格局,开展SPOC和线下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加强大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反馈。韩丽雯副教授在“善用社会大课堂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发言中从框架建构、创新探索、感悟思考三个方面探讨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做法。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胡虹霞在“以集体备课为抓手办好新时代思政课”发言中指出,要深刻认识思政课集体备课的重要意义、深入落实思政课集体备课的要求,并对课程思政的继续同向同行进行了深切展望。

周艳敏、常红利发言

韩丽雯、胡虹霞发言

高杨文在总结发言中指出研讨会的内容深度融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中办、国办、教育部、北京市以及学校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讲话和文件精神,尤其是教育部等十部门在八月份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精神。他进一步指出,要落实文件精神需要做到一是马院班子在吃透文件精神、总结过往经验、分析形势任务的基础上,进行学校“大思政课”建设的顶层设计,形成符合学校实际的可操作工作方案;二是马院教师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研读文件,明确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内容,并根据马院班子形成的方案,在课程讲授中予以落实;三是各二级学院需鼎力支持、协同推进,以便整合校内外各种育人资源,建立和完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校内教育与校外实践的协同机制,共同构建学校“大思政课”体系。

积极推进“大思政课”视域下思政课改革创新